系主任:沈麗娟教授
臺大藥學系(以下稱本系)於1953年成立,也是臺灣第一個成立的藥學系,成為培養國內高級藥學專才之搖籃,迄今已逾一甲子。從原來僅有一個四年制的學士班課程(B.S.),之後陸續成立碩士班(M.S.)、博士班(Ph.D.)、分子醫藥學程、及中草藥學程,到2009年設立的六年制的學士班(Pharm.D. program),培育近三千位大學部學生,研究生超過600位,分散在國內外各醫藥相關領域, 為全民健康貢獻心力。由於畢業校友的傑出表現,社會大眾都能高度肯定,也讓本系能繼續前進, 繼續培育藥學專業人才。本系師資也從個位數大幅增加已近30位專任教師;從舊藥學系館、基醫大樓、到現在的藥學大樓「水森館」-此大樓為傑出校友許照惠博士所捐建,皆展現過去歷任系主任、老師們、及系友對於本系的付出與回饋。接續本系的交付的使命,為臺大藥學教育盡一份心力,也為臺灣藥學教育努力。秉持本系的教育理念,將以
「培育優良藥師、力行創新服務、服務社會人群、及奉獻領導藥界」為中心思想,將創系系主任孫雲燾教授所說
「藥能壽世,學以惠民;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藥學教育濟世惠民,任重道遠。」作為座右銘。
本系有一貫嚴格的訓練課程,從基礎科學,循序延伸至基礎醫學課程,乃至於專業藥學課程, 均透過精心設計與安排,希望畢業同學除在藥物研究相關領域充份發揮外,亦能保障病人用藥安全。隨著醫藥科技進步一日千里, 藥物作用原理牽涉的學門也越來越廣泛,加上醫藥分業及全民健保等醫療政策施行,為使藥師訓練符合社會的需求與期待,並因應現代藥學知識精進及用藥環境改變, 藥學系也在近幾年有重大學制變革,在2009年開始設立六年制臨床藥學學士(Doctor of Pharmacy, Pharm.D.),初行為四年及六年二制併行,迄於2015年全面實施Pharm.D.學制,展現本系擔負社會責任的決心,建構臺灣健全的藥學環境 。
除了專業藥師之培育外,本系也朝多元化的教育發展,藉由分子醫藥學程及中草藥學程之教學,及研究所碩、博生的養成,成為生物醫藥科學的搖籃。有校友投入基礎醫學研究工作, 而獲得中央研究院院士者;有進入政府行政部門工作,而今位居藥政要津者;更有人投入藥物研究,在國內外創業成功者。 隨著生物科技之進步,生物製藥受到高度重視,政府因此將生物製藥產業列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,希望繼電子科技之後, 為臺灣經濟再創另一高峰,延伸臺灣經濟之命脈。身處此一關鍵時刻,本系有責任也樂於承擔此大任,同時更歡迎各界能給予建言, 而對於莘莘學子,臺大藥學系更是您舒展抱負的最佳選擇。
本人將接續前人之努力,
以專業、科學、及人文為核心,朝5大目標,15項策略努力。效仿孫雲燾教授的精神,成為藥學系永遠的藥園丁繼續照顧及灌溉屬於我們的藥學系。在所有師長及系友的指導與協助下,秉持臺大優良的傳統,在本系擁有一流的師資,臺灣最優秀的學生及傑出畢業的校友的優勢下,為建構
Great School of Pharmacy一同努力。
目標1、教學精進、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
策略1: |
持續調整Pharm. D.課程以培養畢業藥學生適應進化中之藥學執業環境。 |
策略2: |
增加國際對臺大藥學的能見度。 |
策略3: |
強化現有學程執行成效。 |
目標2、研究提升、空間規劃、爭取經費及善用人力資源
策略4: |
研究精進暨增加及穩定經費來源。 |
策略5: |
整合規劃藥學專業學院現有空間。 |
策略6: |
為藥學院未來發展增聘人力資源。 |
目標3、強化師生同仁及系友凝聚力
策略7: |
在專業學院內營造合作、相互尊重的文化,每位成員均體認專業學院的使命、發展策略,以及每個人扮演的角色。 |
策略8: |
建立藥學院精神象徵,加強凝聚力。 |
策略9: |
輔導新進人員(教師、學生),加速融入藥學院大家庭。 |
策略10: |
建立與系友、退休教師、志工教師、家長、「藥學院之友」間的雙向溝通。 |
目標4、建立國際知名研究團隊
策略11: |
發揮教師專長綜效,以解決重要科學問題,或滿足社會需求。 |
策略12: |
規劃成立研究團隊。 |
目標5、增加對國家社會影響力
策略13: |
增加社會大眾對本學院的熟悉度,強化學院的任務及策略方向。 |
策略14: |
強化及深化學院對於專業及公共政策的影響力。 |
策略15: |
增加外部資源投入學院教學及研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