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首頁 | 校友電子報 | 校友會 | 藥學系 | 景康基金會 | 北美校友會 No.15   2007.12.13 發刊  
 
校友會專區
景康校友回娘家實況報導   景康校友回娘家--報告及演講轉播
 

2007景康校友回娘家 景康基金會 報告

陳永順常務董事

/何雨蓁 錄音整理

各位學長、各位系友大家好,景康照理來說今天的報告應該是許章賢(十三屆)董事長,許董事長因為個人有要務所以不克參加,照理輪下來該是朱茂男(十二屆),因為他是常董兼執行長,但他也剛好有事情無法參加,所以變成我被抓公差。我今天準備的資料,都是別人給我的,所以今天如果講不好的話,請大家多多包涵,不過我會講一些我個人將來的一些構想給大家參考。

首先給大家看一張漂亮的照片,這是在臺灣中部,臺灣很美的地方,這是福壽山,梨山再進去,相當美的地方,滿山的波斯菊,看到山看到晴天,是很美的一張照片,給大家欣賞,我自己喜歡玩相機,所以給大家分享一下。

相片提供:陳永順(13)

景康在今年度做了一些事情,第一個是「正確用藥自我照護」對群眾、對百姓、對所有臺灣的民眾,等於是景康走出去,到外面去了,不是在我們自己學校裡面,而這個主題「正確用藥自我照護」是在陳瓊雪(第一屆)教授,陳媽媽,她領導的菁英團隊,包含了系友及各校的藥界菁英所做出來的,已經做了幾年了,預算是有八百萬。這個八百萬其實不是從景康出的,是衛生署出的錢,陳媽媽的團隊對社區總共辦了210場的講座,甚至有去離島,還有社區大學,社區大學我們做得相當成功。陳媽媽的團隊在社區大學授課,大家都瞭解,過去陳媽媽做了整個教材,然後有許多的藥師訓練出來到各個社區大學去教授正確用藥的觀念,讓民眾知道不能亂用藥,藥才不會亂浪費,對於藥師地位的提昇幫助很大。衛生署提供的預算,印製了手冊,也照顧到一些新移民,我們知道現在有很多外籍新娘,在臺灣養了很多小孩,這些孩子都是我們臺灣的後代,所以很重要,這些新移民一定要好好地教育,給他們一些重要的知識及觀念,讓他們吃藥吃得安心,故舉辦了許多新移民安心用藥講座。另外有一些講座,就是老年、慢性病、婦女、鄰里志工、中小學家長會長的協會,這些都蠻重要的。從婦女會、農漁業系統、甚至衛生局等等,都是教導民眾正確用藥自我照護,景康就是要走入群眾!另外還有一些地方廣播電台,用訪談的節目、小單元,總共製作了70760場次的播送,甚至辦理了廣播教學師資集訓研習會,這是在正確用藥自我照護方面努力的。

另外,景康除了有社會服務委員會以外,另外還有科技研發智財委員會,社會服務委員會是由黃莉蓉(十五屆),亞東的黃主任來負責,科技研發智財是由朱懷祖(廿三屆)系友負責,藥學系畢業後,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讀MBA,然後回臺灣念東吳法律研究所,此委員會承接衛生署的研究計畫,執行「含藥醫療器材複合性產品之管理制度與法規研究」計畫,對於將來整個藥界幫助很大。將來學校的老師都可以跟業界合作,甚至可以當股東研發新產品出來。另外還有醫療器材也是一樣,藥品包括醫療器材,在法律層面方面需要以法學研究方式去界定藥品技術領域,對衛生行政提出有效管理新興含藥醫療器材複合性產品模式之建議,可在法律上的一個參考。未來關於智財權、獎勵投資相關法規都是須要的,所以藉由朱懷祖系友所領導的委員會去做一個研究,然後給衛生署提出一個報告,做為參考。

社區認養藥事計畫,以「健康促進學校」為平台,透過不同方式與教材,分別向國小、國中及高中傳達深入淺出的正確用藥觀念。

中央健保局健保藥價政策計劃,因為健保藥價對臺灣的影響很大,尤其藥價異動的問題。其實我們認為臺灣的藥界,包括真正在做生意的人、醫院服務的藥師,或是社區藥局的藥師,坦白說都受到很大打壓,整個藥師地位方面,雖然醫藥分業方面是有一點小進步,但是仍有差距,這是我們必須努力的。有關健保藥價一直受到打壓,都是殺藥價,然後把這些錢說是跑到醫生醫院那邊去,不過最近報紙報導,說要把結餘的錢支付費用不夠的部份,如提高支付費用,像是外科開刀費用不夠的,或是藥事服務費不夠的,想要提高,我想這是正確的。這個健保藥價政策的計畫,是由黃文鴻(十六屆)師黃 教授負責,後來給 高純琇 老師 接手, 教授有來,請起立給大家看一下。

食品原料安全評估計畫,前幾天我跟陳媽媽一起去拜訪食品衛生處鄭慧文處長,聽他講才瞭解臺灣傳統上喝的東西,到底裡面有什麼東西,這是由校友會康理事長在研究的計畫。臺灣的人好像洗腎蠻嚴重的,全世界腎臟壞掉的人,我們臺灣最多,看看食品衛生處及康理事長能不能發現一些原因出來。吃的東西,有一些是從國外來的,或是中國大陸來的,我有一個實在的例子,一個朋友她本身是中醫師,她先生是西藥經營管理協會的理事長,她用了很多中國大陸來的東西來補身體,補到腎臟壞掉,再給 賴明坤 醫師(現為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)換腎,所以很嚴重。所以臺灣到底吃了什麼東西會這個情形,因為又靠近大陸這麼近,這個整個問題很大。這個問題我們應該要探討一下,感謝鄭處長給了這個主題給景康去研究,我相信景康研究出來是對臺灣民眾將來幫助是很大。

「誰是毒王,反毒知識」計畫,其中GSK(葛蘭素史克)好像支援了十萬,另外五萬我忘了從哪裡來,反正總共十五萬在反毒知識上去努力的。

最後一個,臨床試驗計劃管理費用,因為景康的支出是貢獻給社會民眾,屬於做服務的,景康所有董監事也都是義務職。最近要找一個執行長,在溝通當中,希望有熱心的系友能夠跳出來。

對於整個景康我的想法是,將來繼續是發揮往民眾。目前也已經在做了,我找陳媽媽、找景康的辦公室主任德貞,當然他現在是兼職的,將來我希望他能夠真正全職在景康,能夠對民眾方面多多用點時間,然後把景康的精神通通往外發展。官方的官員我們也會去拜訪,以瞭解景康未來要做什麼,可以為政府官員做什麼事情,能夠給臺灣民眾什麼東西。

另外我們對有關藥的公、學會,藥業,各學校系,藥師公會等等,景康想要做聯合的工作,不是去整合,而是聯合,能夠讓「藥」的力量能夠起來。因為我深深覺得藥這邊被人家打壓得很厲害,所以一直想要利用這次選舉的機會,須要有一個副署長,因為藥都沒有人作副署長,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藥這邊所有的錢的問題,包括捐款通通都是藥這邊出錢,但是整個衛生署內沒有一個藥學的關鍵人物,如一位副署長,沒有副署長有什麼壞處呢?所有藥政處的預算,健保局對藥的關懷、對藥師、調劑費的關懷,藥師在醫院裡面服務的時候,都沒有人幫忙,總認為藥師就是付出勞力,數藥片;我們曉得藥師對整個智慧財產、對藥品處方的檢視、對於處方智慧的建議,這是可以省健保很多錢的。這些通通突顯衛生署需要有我們強而有力的人講話才行,不是只有民意代表而已,這是景康我們要往這方面去進行的,這是我的感受,謝謝諸位!

 

 

 
   
 
本刊物為臺大藥學校友會電子報,歡迎至臺大電子報系統訂閱
臺大藥學校友會版權所有 建議使用IE 6.0以上,解析度1024X768